《命运石之门》(Steins;Gate,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是根据同名游戏改编,由日本动画公司WHITE FOX制作的动画作品,于2011年4月5日播放,全24话。游戏作品亦改编成同名漫画。本作剧场版于 2013年4月20日在日本上映。
剧情简介
冈部伦太郎–中二病的大学生,自称疯狂科学家-凤凰院凶真。他在“未来机械研究所”里发明了“电话烤箱(暂定)”,这个道具有着是类似时空旅行的惊人机能,能够对过去寄送电子邮件。某日,主角遇到了18岁的天才少女-牧瀬红莉栖,但是,就在数个小时前,主角才亲眼目击到她在大厦的屋顶遭到杀害……
涉谷崩坏之后的一年,秋叶原RAJIO会馆的大厦楼顶上坠落了人工卫星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以秋叶原为据点的三人发明小组“未来发明研究所”队长,改不了中二病的大学生冈部伦太郎和他的伙伴们终日重复着古怪发明的开发。2010年7月28日,冈部为了取得学分和同级的好友桥田至一同去了讲义会场,在那里,他们遇见了年仅18岁就成功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论文的天才少女牧濑红莉栖。然而古怪的是,冈部在几个小时前刚刚目睹了在RAJIO会馆8楼晕倒在血泊中的牧濑。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一切在一周前发送给桥田的手机短信中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最后冈部查明,原来他们发明的其中一件手机装置中偶然具有了向过去发送短信的功能,也就是具备了时光机类似的机能。而这个时候的冈部连想都没想过这一个偶然的发明将会成为左右世界未来的钥匙,世纪大发明诞生了……
John Titor事件
很显然,《命运石之门》这部作品的创作基础,就是2000至2001年,在美国网络上轰动一时的”John Titor(约翰·提托)”事件。2000年11月,在美国的网络BBS上出现了自称是来自2036年的时空旅行者。他自称是一名美国军人,名叫John Titor,奉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1975年,去拿一部IBM 5100电脑,用以在未来解决一些电脑程式问题,而他之所以会在2000年停留,完全是因为私人原因,他想探访自己的家人,并收集在未来爆发的战争中遗失的诸多照片。John Titor之所以会引起轰动,并且令很多人觉得可信,原因在于他有非常清晰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他能够进行时间旅行,他很乐于和网友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且能够提供与其理论相符的证据。
John Titor曾指出,在2001年左右,CERN(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会成功制造出微型黑洞,从而为时空旅行提供基础,尽管John Titor提出将会出现的相关学术论文并没有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刊载,但是,2001年秋天,在约翰离去后,CERN发布新闻说制造微型黑洞是可行的。在该领域的研究在那之前几个月看到了曙光。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John Titor指出,他奉命去拿的IBM 5100电脑,可以帮助在未来翻译一些原始的电脑程序语言后,IBM的工程师Bob Dubke肯定了这一点,并承认IBM 5100的这项功能因从未被公开,而极少有人知道。
飘升机
在凶真他们对CERN的报告解读剧情中,确实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信息,比如CERN在2008年建成的LHC(Large HadronCollider,大型强子对撞机),在故事中被设定为CERN时间旅行实验计划的第一阶段,被用于制造微型黑洞,而相对于这为人所熟知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二阶段中提及的飘升机(Lifter或Ion Craft),恐怕很多人就没有听说过了吧。
动画中,凶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飘升机是什么?”,于是阿至打开YouTuBe,展示了一段视频,而克里斯蒂娜则对视频中的现象进行了最基本的解释。凶真接着又问道:“这跟时间旅行有什么关系?”克里斯蒂娜的回答是“不知道”,她解释说报告中只说了“利用迷你黑洞和飘升机的力量进行时空跳跃”。
虽然动画中对此处仅是一笔带过,故事重点是之后第四阶段的人体试验“果冻人计划(Jellyman’s Report)”,但是,在现实网络上存在的诸多自制飘升机的有趣视频,确实让我很在意,于是,之后我稍微花了一点时间,在网上对飘升机和时间旅行的关系进行了搜索,得出的结果有三。
首先,飘升机是对别费尔德·布朗效应(Biefeld Brown)的应用——该效应由美国发明家托马斯·布朗和他的老师保罗·别菲尔德(据说是爱因斯坦的同学)于1928年共同发现。别菲尔德·布朗效应,也就是动画中克里斯蒂娜对“飘升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以特定方式,对铝板施加一定强度的电流,就可以使其漂浮在空中,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自制简易的飘升机。
其次,在德国人约翰内斯·冯·布特拉尔写的《时间旅行:来自未来的客人》 (Journey toInfinity: Travels in Time,Johannes Von Buttlar)一书中,有涉及飘升机的相关内容。很遗憾的是,我无法在网上搜索到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与之相反,所有涉及该书的信息,要么是图书馆的藏书目录,要么就是在当当、卓越、Amazon上……这本书英文原版是1976年出版的,Amazon上现在只有二手书,要19美金,但是中文版(2001版)在当当上只要9块钱……真心不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一探究竟。
最后,则是最关键的内容。飘升机虽然不如大型强子对撞机为人所熟知,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有着众多的粉丝。事实上,1928年别费尔德·布朗效应被发现后(据说之后供职与海军的布朗,曾于52年在众多科学家和军界人士前做过实验表演),就被公众所遗忘了。直到2001年,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业务往来的一名转包商杰夫·卡梅伦再次偶然发现该现象,并通过搜索文献,对该效应的存在得到了确认。他为了证明该效应的存在,从而设计发明了飘升机,并将其公布在了网上,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飘升机受到了美国无数民间飞行器爱好者的追捧。
因为飘升机不依靠任何机械系统和构件(比如螺旋桨),就能实现漂浮,因而它的出现被认为是打开了通向新的飞行动力系统研究的大门。民间飞行器爱好者们认为,令飘升机漂浮的原理是反重力,而NASA和相关领域的众多科学家一开始却对此并不赞同,并对这个“玩具”不屑一顾,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NASA竟然不顾公众的抗议,申请了飘升机的专利……如今,反重力装置的研究,已经被认为会对未来航空飞行器的研制,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因为飘升机的背景是如此的复杂,所以当凶真问克里斯蒂娜“飘升机和时间旅行有什么关系”的时候,制作组让克里斯蒂娜绕过了这个问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动画有限的时间中,对这个本身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的装置,确实很难交待清楚。经过搜索和整理,虽然得到的信息无法直接回答凶真的问题,但是,根据最后一点的线索,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飘升机所蕴含的原理,或者说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又或者说反重力装置,会被应用在时空跳跃机器的制造上。
在《流言终结者》的第68期中,曾实验过以此效应为基础的装置,结果证明这种效应实际上是“空气被高压金属丝电离,然后被铝箔吸引下降”所产生的空气推力,而并非改变引力数值。
这种装置在真空中无法产生抵消引力的作用力,因为没有空气作为动力媒介。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