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在如今这个社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对于患了这个问题的人来说,其饮食和日常生活肯定是不会像平常人那般轻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骨质疏松患者在饮食上的宜忌吧。
1.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2.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3.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4、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
5、禁烟酒。
饮食原则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2、须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3、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4、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5、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6、女性应多吃豆腐,豆腐是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豆腐不仅很有营养,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更年期症状,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骨质疏松应该吃什么
1、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
2、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骨质疏松的饮食护理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3、注意烹调方法。骨质疏松的饮食护理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再则谷类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盐释放出游离钙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环境下活性最高,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将大米加适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4、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建议每日250克牛奶,即补充约250毫克的钙。
常规治疗方法
功能锻炼:症状轻者进行定量步行训练以及卧位的腰肌训练、膝平卧位的背肌训练、抬腿腹肌训练。对一些身体虚弱者,可进行被动运动,帮助者可一手固定关节远端,一手固定关节近端,活动中轻微挤压关节,手法应轻微、柔和,具有节律性,避免用力过度,鼓励多尝试主动训练,如股四头肌训练、扩胸运动。
针灸治疗:足三里、三阴交、胃俞、脾俞和脐周穴位隔天1次,每次15~20分钟,疗程3~6个月。
药物治疗:活性钙10mg每天三次口服,鲑鱼降钙素100~200单位/天,肌注2周,随后每周1次,共6~8周。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骨量减少,骨细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骨病,是人类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问题,发病率高,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一般50~60岁约占30%,60~70岁占60%~70%,男性>70岁居多。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以胸、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背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活动障碍;2抑制骨的吸收,纠正异常的骨转换;3增加骨量,改善骨的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